大学录取分位次计算:揭秘录取背后的秘密!
近年来,高考录取分数线成为了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的焦点,你是否知道,在录取经过中,还有一个重要的指标——分位次?就让我们一起来揭秘大学录取分位次计算的奥秘吧!?
什么是分位次呢?分位次就是指在同一批次考生中,某个考生的分数在所有考生中所处的位置,如果某个考生的分数在所有考生中排名第1000位,那么他的分位次就是1000。
怎样计算分位次呢?下面,我们就以2020年某省份本科一批为例,为大家详细解析。
1?确定参考人数:需要确定参考人数,即参加该批次录取的考生总数。
2?计算平均分:将所有考生的分数相加,接着除以参考人数,得到平均分。
3?计算标准差:计算每个考生的分数与平均分的差值,接着将这些差值平方,求和后再除以参考人数,最终取平方根得到标准差。
4?计算分位次:根据考生分数与平均分的差值,以及标准差,利用正态分布表查找对应的分位次。
举个例子,假设某考生的分数为650分,平均分为600分,标准差为100分,他的分位次计算如下:
计算差值:650 – 600 = 50
查找正态分布表,找到与50分差值相对应的分位次,假设查找到的分位次为0.75。
将0.75乘以参考人数(10000人),得到该考生的分位次:0.75 × 10000 = 7500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该考生的分位次为7500。
了解了分位次计算技巧后,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就可以根据自己的分数和分位次,合理选择大学和专业,进步录取几率。
大学录取分位次计算是高考录取经过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掌握这一技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实力,为未来的大学生活做好准备。?
祝愿所有考生都能金榜题名,进入理想的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