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中考道法18类核心考点速记图片 中考道法18类核心考点速记 中考的道法课程得满分

中考道法18类核心考点速记图片 中考道法18类核心考点速记 中考的道法课程得满分 中考道法18类核心考点速记 …

中考道法18类核心考点速记图片 中考道法18类核心考点速记 中考的道法课程得满分

中考道法18类核心考点速记

一、“核心、中心”

1.坚持创新进步,必须摆在民族进步全局核心位置的是创新

2.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3.民族灵魂的核心:爱国主义

4.时代灵魂的核心:改革创新

5.依法行政的核心:规范政府的行政权

6.民族核心利益:包括民族主权民族安全领土完整民族统一、宪法确立的民族政治制度社会大局稳定经济社会可持续进步的基本保障。

7.我国宪法的核心价格追求:规范民族权力运行以保障公民权利

8.宪法的核心内容: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9.宪法的核心价格:确认并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

10.人类追求的水恒主题,法治社会的核心价格:公平正义

11.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法治

12.依法治国的核心:依宪治国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中国

14.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规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15.中国灵魂: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灵魂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灵魂。

16.我们一切职业的中心:经济建设

二、“目的、目标”

1.近代以来,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

2. 我们的奋斗目标: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秀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3.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进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民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4.进步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5.创新的目的:增进人类福祉

6.社会主义民主的目的:保障最广大人民的利益

7.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目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进步的需要,促进家庭快乐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进步

8.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民族

9.党的奋斗目标: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最、全、集中、开头来说、第一、一切”

1.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开放

2.引领进步的第一动力:创新

3.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不竭源泉,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创新

4.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的最广泛、最诚实、最广用的民主:我国社会主义民主

5.强调通过充分协商,求同存异,找到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的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6.促进进步放在首位的是提升进步质量

7.文化最深层的内核:价格观

8.当代中国灵魂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格观

9.建设法治社会对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厉行法治

10.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良好的生态环境

11.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最大公约数:中国梦

12.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民族统一

13.人民群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梦想:国泰民安。

14.实现民族统一的最佳方式:安宁统一、一国两制”。

15.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辉煌的梦想:实现中华民族辉煌复兴

16.全球上最大的进步中民族:中国

17.当代中国最基本国情: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8.一切快乐的源泉:劳动

19.生活中最常见的行政违法行为: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

20.最刚性的社会制度:法律

四、“基本、基础、基石”

1.现代法治政府行使权力普遍奉行的基本准则:依法行政

2.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地球上的天然资源

3.人民快乐之基、社会和谐之本:民生

4.解决台湾难题的基本方针:“安宁统一、一国两制”。

5.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一个中国的规则

6.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规则: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

7.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民族安全

8.四个自信的基本依据:我国民族制度和治理体系具有多方面的显著优势

9.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全球文化充满活力的表现,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

10.实现文化创新与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多样性

11.社会分工的需要,也是个人为社会作贡献、实现人生价格的基本路径:从事一定的职业

12.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恪守道德、遵守法律

五、“根本”

1.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难题:农业、农村、农民难题(“三农”难题)。

2.进步的根本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3.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影响:科技创新能力

4.社会主义的根本规则:共同富裕

5.民族的根本法、公民权利的保障书:宪法

6.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掌握民族政权、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中华民族根本利益所在、两岸中华儿女的共同使命:完成祖国统一

8.在我国,民族利益人民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

9.全国各族人民、一切民族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事业组织的根本活动准则:宪法

1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六、“使命、命运、生活、必然、必由”

1.中国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快乐、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民族命运所系:创新驱动

3.改革开放的生活:创新

4.社会主义的生活:人民民主

5.实现中华民族辉煌复兴的必然选择:走法治道路

6.增进民族团结、进步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进步,逐步缩小进步差距,促进民族地区共同繁荣

7.全球各国解决全球性难题的必然选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8.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诚信

9.我们青春成长的必经之路:进修过集体生活

10.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民族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法治

七、“说法完全”正确

1.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有形式和独特优势:协商民主

2.一个民族独特的灵魂标识:文化

3.当代中国的进步共识:走绿色进步道路,建设生态文明,实现可持续进步

4.我们的强国之路:坚持改革开放

5.保护天然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建设生态文明就是造福人类。

6.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7.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8.只有改革开放才能进步中国、进步社会主义、进步马克思主义。

9.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民族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10.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快乐的源泉。

八、“规则”

1.我国民族机构组织规则:民主集中制

2.中国的组织规则:民主集中制

3.我国宪法的基本规则: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民族,民族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4.社会主义的根本规则:共同富裕

5.交友的规则:不违反道德与法律

6.我国的宪法规则:尊重和保障人权

九、“体现、表现”

1.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宪法

2.当代中国灵魂的集中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格观

3.人民利益的集中体现:民族利益

4.自信的中国人的具体表现:对民族有认同、对文化有底气、对进步有信心

5.维护民族利益的表现:维护民族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维护民族安全、荣誉和利益

6.创新灵魂的表现: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灵魂;承受挫折的坚定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灵魂;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十、“保证、保障”

1.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监督

2.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

3.进步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法治

4.实现民族利益最根本的保障/民族生存与进步的重要保障:民族安全。

5.自在的保障:法治。

6.社会和谐的保证:遵章守法。

十一、“特征、特点”

1.法律的特征:由民族制定或认可;由民族强制力保证实施;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严重社会危害性和刑事违法性的必然法律后果)。

3.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化多样性

4.中华传统美德的特征:内涵丰富、博大精深

5.人权的显著特点:广泛性、平等性、诚实性

6.我国民族分布的特点:大杂居、小聚居、相互交错居住

6.我同人口现状的特点:基本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

新的特点率明显低于更替水平、出生人口男女性别比偏高,老龄化加器,量的人口流动等

8.中华文化的特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9.中华民族灵魂的特点:与时俱进,历久弥新

10.全球文化的特点:多样性、丰富性

十二、“关系”

1.理想(梦想)与现实的关系: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对现实有指导影响;努力架起理想与现实的桥梁

2.个人梦与中国梦的关系:个人梦与中国梦密不可分,与时代脉搏紧密相连;中国梦为实现个人梦提供了机会安宁台,人梦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我们要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结合在一起

3.竞争与友情的关系:竞争并不必然伤害友情,关键是我们对待竞争的态度。竞争中能坦然接受并欣赏朋友,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励,就能收获更加深厚的友情

4.老师的表扬与批评的关系:表扬和批评都是我们成长经过中的重要内容。表扬是肯定、激励和期待,批评是关心、劝诫和提醒。表扬激励我们更好地进修和进步,批评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5.家风与国风的关系:家风是国风的基础,国风引导家风

6.养护灵魂与物质条件的关系:养护灵魂需要物质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质生活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制约

7.心情和情感的关系:情感与心情紧密相关,伴随着心情反应逐渐积累和进步:情感与心情也有区别。心情是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情感则是我们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8.个人梦想与集体制度的关系:个人梦想与集体制度一致的时候我们乐于遵守和维护

个人梦想与集体制度不一致的时候,我们要领会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反思个人梦想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找到二者之间的平衡点

9.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应把集 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10.生活与法律的关系:生活需要法律,法律保障生活

十三、“前提、关键”

1.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实现中华民族辉煌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开放

2.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

3.实现文化创新与进步的前提和基础:文化多样性

4.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尊重

5.解决我国一切难题的基础和关键:进步

6.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

7.国有经济的地位: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着关键影响

8.人民快乐安康的前提:民族安全

9.集体进步的必要前提:承担责任

10.实行法治的前提:科学完备的法律体系

十四、“本质、实质、性质”

1.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进步生产力

2.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人民当家作主

4.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本质:坚持爱国和爱党、爱社会主义的高度统一

5.当今全球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6.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性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领导的先进青年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操作中进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的助手和后备军

7.法律的本质: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民族、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8.我国法律的本质:人民意志和利益的反映

9. 我国的民族性质: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民族

10.犯罪的最本质特征:严重的社会危害性

十五、“数字”

1.一个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进步之间的矛盾,是我国社会现阶段的主要矛盾

2.一个中心:经济建设为中心。

3.“两个阶段”战略安排: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秀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6.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到建党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周年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7.经济进步的两个大局(双循环):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8.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安宁与进步

9.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巩固和进步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经济的进步

10.人民政协的两大主题:团结、民主。

十六、“重要、地位”

1.对未成年保护起着重要影响的是学校保护

2.我们职业的重中之重:“三农”难题。

3.推动人类社会向前进步的重要力量:创新

4.全球主要民族进步战略的重心:创新

5.建设创新型民族,摆在经济社会进步重要位置的是科技和教育

6.社会创新的重要力量:企业

7.企业持续进步之基、市场制胜之道: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8.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法治

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国

十七、民族灵魂

1.民族灵魂的表现: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慕安宁勤奋勇气自强不息。

2.改革创新灵魂的表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操作

3.创新灵魂的表现:敢为人先、敢于冒险的勇气和自信,探索新知的好奇心和挑战权威的批判灵魂,承受挫折的坚定意志和沟通合作的团队灵魂,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和造福人类的济世情怀

4.企业家灵魂:爱国尽职、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灵魂,创新进步、专注质量、追求卓越的灵魂,履行责任、敢于担当、服务社会的灵魂

5.劳模灵魂:爱岗尽职、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6.劳动灵魂: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奋动、诚恳劳动

7.工匠灵魂: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

8.井冈山灵魂: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或者: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

9.长征灵魂:把全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的灵魂;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灵魂;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灵魂;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灵魂;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灵魂

10.延安灵魂:实事求是、学说联系实际的灵魂,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灵魂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灵魂

十八、“国策、政策、制度、方针、战略、方略”

1.我国的基本国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规划生育、对外开放、男女平等、珍惜和保护土地等

2.我国的民族政策: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规则;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性、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念

3.我国的根本制度:社会主义制度

4.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6.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进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①国有经济-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发挥关键影响(政策:巩固进步)。

②集体经济——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鼓励指导帮助)。

③非公有制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政策:鼓励支持、引导)。

版权声明
返回顶部